【節氣小常識】小寒

今年1月6日是每個國暦年的第一個節氣﹣﹣「小寒」,也是冬天的倒數第二個節氣。俗話說「小寒大冷人馬安」,也就是說小寒理當天氣寒冷,順應時序,百姓與家畜都會平安。

節氣食養:
小寒時節到來,代表即將進入一年當中最冷的日子,因此要更加注意防寒保暖,在飲食上吃一些溫熱食物,來抵擋寒氣。日常食物中辣椒、肉桂、花椒等為熱性食物;溫性食物則有糯米、韭菜、茴香、香菜、薺菜、芥菜、南瓜、蔥、桃子、桂圓、木瓜、櫻桃、石榴、烏梅、栗子、核桃仁、杏仁等。

當季食材在蔬菜米榖類選擇很多,譬如:香菇、萵苣、紫心甘薯、芥菜、苦瓜、表花菜、佛手瓜、花椰菜、秀珍菇、番薯葉、彩椒、高麗菜、玉米、山藥......等;水果則有柑橘類、釋迦、小蕃茄......等(元月份的當季蔬果,請參考『台灣蔬菜水果產季表』:
http://dodocook.blogspot.tw/2012/04/blog-post_18.html

小寒時節不可滋補過郁,也不可暴飲暴食,冬季寒冷,胃寒的人應該適當選擇一些能夠暖胃的食物,像是小米,糯米、老薑、黑豆、紅棗等。因胃酸而引起胃部不適的人,要少吃點玉米麵、韭菜、豆類製品,因為這些食物容易引起胃部脹痛,同時也應減少酸性食物,如乳類,澱粉等,並控制食鹽的攝取量。

農歷十二月又稱為臘月,十二月初八是佛陀得道之日,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在開悟前,修行時曾因飢餓暈倒在摩揭陀國(即今日印度),一個牧羊女用蘋果和各種雜糧混合煮成的粥救活了他。釋迦牟尼恢復體力後,在菩提樹下於臘月初八開悟成佛。後世的佛教徒為了紀念「佛祖成道日」和牧羊女的功績,就在每年的臘八用米和果物煮粥供佛,即是所謂「臘八粥」。後來隨著佛教普及,每到此日,家家戶戶都會熬煮臘八粥祭祀祖先、分送親友。

節氣養身:
小寒養生的基本原則應依循《黃帝內經》中所說:「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。」冬日萬物斂藏,養生該順應自然,收藏養陰,使精氣內聚,以潤五臟。小寒時節有心臟病和高血壓的病人要特別小心,氣候驟降時,要注意保暖,避免中風。中醫認為「血遇寒則凝」,人體的血液,得溫則易於流動,得寒就容易停滯,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。

重視養生的人,在冬季更要堅持鍛煉,以養肝補腎,舒筋活絡,暢通氣脈,增強抵抗力。瑜伽、太極、散步、慢跑、練拳舞劍等,都是適合冬季的運動。

農曆12月在冷氣團催化下,梅花盛開。台灣各地知名賞梅景點都將陸續被花海包圍,包括陽明山後山公園、台北烏來遊樂區的環山路、南庄鄉東村的鬍鬚梅園、南投縣復興鄉的角板山行館、苗栗南庄鄉鬍鬚梅園、南投縣信義鄉風櫃斗、南投縣烏松崙、南投縣信義鄉木瓜坑、萬大水庫、台中東勢林場、武陵農場、嘉義阿里山、台三線的梅山鄉、台南楠西鄉的梅嶺、南橫公路(高雄的六龜寶來)、台東鹿野、台東東河鄉美蘭等地。


參考資料來源:

1. 寶茶:
http://www.baochatea.com/news.php?page=3

2. DoDoCook開伙囉:http://dodocook.blogspot.tw/2012/04/blog-post_18.html

留言